好泛亚电竞文推荐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探讨
高校基建工程使用一定年限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混凝土碳化、钢材锈蚀、建筑材料老化等现象而引起损坏,严重者甚至可能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各高校老校区既有基建工程的使用功能已不能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这些既有基建工程无论是结构安全性,还是抗火性能、耐久性等均已不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要求,尤其是上世纪80~90年代以前建造的基建工程大多没有考虑抗震构造措施,需要对既有基建工程进行安全鉴定、加固改造,以提高既有基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绝大多数高校新校区的基本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建造了大量的基建工程及其附属设施,且已投入使用了数十年,高校新校区的基建工程已进入大修高峰期。因此,高校需要维修改造的基建工程的数量和规模急剧增加,高校基建工程维修资金的投入也将大幅增长,对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学者对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进行系统泛亚电竞研究的还不多,为此,本文基于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现状的调研和维修项目管理实践,结合江苏省教育基本建设学会课题项目,对高校基建维修改造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的对策,供各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同业参考。
为了改善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各高校每年安排大量的基建资金进行校园基本建设,而相比之下,每年投入基建工程维修的资金却很少,致使校园基建工程维修资金累积欠账太多,存在“重新建、轻维修”的倾向;在基建维修改造中,往往又侧重于对基建工程质量通病的修缮(如墙面粉刷剥落、屋面漏水、管道堵塞等),而忽略了基建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的维修管理,存在“重维修、轻养护”的倾向。
高校在编制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五年规划时,大多数没有制订校园建设分规划,更没有制订校园基建维修改造计划。在编制高校年度经费预算时,往往临时拼凑出年度基建维修改造计划,预估校园基建工程和设备设施年度维修经费,最终执行的维修经费严重不足,致使校园基建维修改造项目只能根据基建工程完损程度或使用的轻重缓急来确定。由于高校基建维修项目整体规划的滞后甚至缺失,加之基建维修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基建维修项目管理效果不够理想,高校师生员工对校园维修服务的满意度较低。
1)基建维修项目的招标采购管理不到位。招标采购环节是高校基建维修项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由于高校年度基建维修项目的数量较多,且绝大多数单项维修项目的招标控制价往往较小,在维修项目公开招标时,各高校常常采用邀请招标、议标来代替公开招标、竞标确定施工单位,这容易造成“暗箱操作”和“人情工程”,导致新的廉政风险点的泛亚电竞发生。公开招标时,基建维修项目的初步设计及概算、招标内容和范围、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等通常不具备,致使基建维修项目招投标文件的编制普遍存在质量不高的现象,通过招标采购活动未能真正选择出合适的施工单位。另外,绝大多数高校也鲜有维修项目招标采购管理实施办法或细则,缺乏对维修项目招标采购活动的有效监管。
2)基建维修项目的造价控制不力。绝大多数单项基建维修项目的造价不大,致使高校领导、相关管理部门或现场管理人员不够重视高校基建维修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但随着各高校新校区的陆续建成,需要维修的高校基建工程数量、规模大幅增加,虽然单项基建维修项目造价不大,但高校年度基建维修改造总经费往往并不低。在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中,通常采用“按实结算”的方式,即工程量按实际发生量或按签证量计算,执行的价格、定额、费用标准以双方合同约定为计算基准。在这种结算方式下,施工单位可能采取“多算、错算及重复计算工程量,高套、错套及重复选套定额,高取、多算取费费率”等方式进行项目竣工决算,无形中抬高了基建维修项目的工程造价,不利于对高校基建维修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应贯穿于维修项目全过程,以提高有限维修资金使用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基建维修改造施工现场管理效率较低。由于高校基建维修项目具有复杂性和分散性的特征,一般难以采用委托第三方监理的方式对维修项目进行全过程施工管理,而只是在维修项目竣工时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这将难以有效地对基建维修项目中的隐蔽工程实施监管,存在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同时,大多数维修改造是在既有基建工程上进行的,通常采取“边施工边设计”的方式,这就对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现场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高校基建维修项目具有时间性的特征,为了避免与高校教学、科研时间相冲突,基建维修改造通常安排在高校暑(寒)假期间进行,使基建维修项目的施工现场监管存在较大的漏洞。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基建维修改造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可能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的管理工作。
4)基建维修项目审计工作不到位。由于高校基建维修项目数量多、单项造价低,加上有些高校缺乏相应的审计技术人员,致使大多数高校没有建立相应的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的校内审计制度,仅由项目管理人员完成基建维修项目的竣工决算,这样容易造成新的管理风险隐患。各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完善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的校内审计制度,并对高校基建维修项目实施全过程动态审计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基建维修项目的工程造价。各高校可根据项目的规模、报审金额的大小和项目的难易程度,组织校内审计或委托经资格认定合格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
各高校(尤其地方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的基建工程完损状况和财务情况,每年划拨有限的预算经费作为高校基建维修专项资金。随着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高校必须尽快转变观念,建立适应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基建维修专项资金管理模式,实行“专项核算、专款专用”的管理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管理好基建维修专项资金,提高基建维修专项资金使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基建维修项目的绩效评价制度。对翻修、大修、中修工程及改造复杂的维修工程,可由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编制项目支出绩效分析报告,对基建维修项目支出进行绩效分析。
基建工程技术档案应包括基建工程建设所形成的档案资料、以及历次维修改造所形成的档案资料,是一个动态积累的过程,以真实反映高校基建工程建设、维修、改造等管理工作的完整过程,使基建工程档案资料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由于高校合并、档案管理人员流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基建工程技术档案资料遗失或不完整的现象,对基建工程使用、将来的再次维修、改造等带来诸多困难。另外,大多数高校尚未健全高校基建维修工程档案资料的归档制度,基建维修改造档案资料没有及时整理归档,致使基建维修改造档案资料的形成与归档脱节、收集不全面,从而导致基建维修工程技术档案资料残缺、间断、不连续,需要查用时某些资料无法查证,失去了基建工程档案的历史资料功能与用途。
调研结果表明,很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仍在采用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 Excel电子表格等形式来管理高校基建维修改造信息,然而真正将信息化融入到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高校非常之少。为了提高基建维修项目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充分反映高校既有基建工程变化的全貌,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研发“校园基建维修改造信息管理系统”,真正实现维修项目管理全过程信息化。“校园基建维修改造信息管理系统”是“基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拓展和延续,其功能应相互衔接,并能实现管理员、业主管理、维修单位管理、工程信息管理、维修申报单管理、维修完成管理、工程维护管理等功能。
针对上述基建维修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的对策。
(1)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要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各高校要高度重视高校基建工程维修改造的顶层设计,在编制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五年规划的同时,根据各高校的发展总体目标制订相应的高校基建维修改造规划,明确高校基建维修改造的指导思想、维修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证措施等。基于高校基建维修改造规划,以及学校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基建工程的完损程度和学校财务状况,科学合理地制订年度高校基建维修改造计划。
(2)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要按照基建维修工程的完损程度、工程类型以及维修改造复杂程度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工程质保期内的基建工程因施工原因导致的质量缺陷问题,由施工单位予以无偿修复,高校维修管理工作主要是做好基建工程的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保持基建工程原有完好程度和使用功能。工程质保期外的高校既有基建工程,应根据其完损程度确定完损等级,并根据不同的完损等级制订相应的基建工程维修方案和管理措施。
(3)已有研究表明,对房屋进行养护、修缮、维修、改造或改建等建设活动,不仅可以保持、改善或提高房屋原有完好程度、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而且还可以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因此,各高校应建立高校基建工程日常维护(养护)制度,在重视高校基建工程修缮、维修的同时,更应重视高校基建工程的日常维护(养护),对于基建工程附属消防、水泵、电梯等设备系统,可委托具有相应维保资格许可的维保公司进行设备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系统正常运行,通过日常较少的维护保养投入,到房屋、设备设施实际维修资金投入的减少。
(4)通过养护、修缮、维修、改造或改建使基建工程现状保持、改善或提高原有完好程度和使用功能,保证高校基建工程的安全。高校基建工程的安全是高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把高校基建工程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到人。高校基建工程维修改造还要与预防火灾相结合、与抗震设防相结合。在抗震设防地区,凡牵动或拆换全部或部分主体结构构件的基建维修工程(如翻新、大修、中修工程等)应同时进行安全性鉴定和抗震鉴定,根据鉴定等级进行抗震加固设计,保障基建维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5)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要把保障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高校维修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减少对师生员工生命财产的损害。高校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建筑的维修、养护要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和传承高校建筑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高校基建维修关系到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关系到安全和服务质量,涉及到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高校基建工程维修管理人员要增强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切实解决师生员工高度关注的基建工程维修问题。
(6)在基建维修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及时收集、整理基建维修改造项目各环节的资料,建立、健全项目档案,保证项目档案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保障基建维修工程技术资料的安全性,为将来的再次维修与改造提供依据。同时,应注意档案资料存储的安全性、完整性、可持续性和调阅的便利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增加电子档案副本保存要求。
(7)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对维修项目的前期决策、实施(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以及拆除阶段的全过程的管理。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要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将基建维修项目管理延伸至房屋全生命周期。基建工程新建是通过规划、设计、施工等活动,创造房屋的使用价值,通常是由高校基建管理部门负责。基建工程维修则是在既有基建工程的基础上,通过养护、修缮、维修、改造或改建等活动,保持、改善或提高基建工程原有的完好程度和使用功能,通常是由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承担。新建与维修密切相关,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依据,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和延续,两者共同构成基建工程的物质运动全过程,后勤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基建管理部门的融合。新建与维修的界限点是基建工程的竣工验收,后勤管理部门应十分重视新建工程的竣工验收和移交环节。基建维修改造管理部门介入时点为规划阶段,参与新建基建工程规划与设计、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品牌选择、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隐蔽工程的验收、竣工验收、移交验收以及工程技术资料的归档等环节,并提出便于后期基建工程维修管理的措施与建议。采购质量可靠的材料和设备,通过规范的现场安装调试,参与竣工和移交验收,建立完整的基建项目技术资料,搭建起衔接后期基建维修改造管理的全链条,以大幅度降低基建工程建造和将来再次维修改造的管理成本。
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要高度重视顶层设计,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要按照高校基建工程的完损程度、工程类型及其复杂程度采取不同的维修管理措施,进行区别对待、分类管理;要对高校基建工程进行养护、修缮、维修、改造或改建等建设活动,以保持、改善或提高基建工程原有完好程度、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延长基建工程的使用寿命。要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将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延伸至项目的前期决策、实施、运营以及拆除阶段的全过程的管理。本课题组提出的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的对策可供各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时借鉴。
本文节选自《高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探讨》(全文刊登于《建筑经济》2023年10期)
扫一扫关注AVIA ESPORTS泛亚电竞微信公众帐号